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趙令彬 : 德國準備分拆歐元區


近期隨著歐洲形勢日趨危急,德國在國際上顯得孤立,被要求採取果斷行動解困,實際上是要德國背起更重的財務負擔。但至今德國總理默克爾堪稱鐵骨錚錚,不單未有屈服且態度強硬,還對不合理的要求作出了有力反擊。

除了美國及一些歐洲國家因反收緊與德國出現戰略路向分歧外,西方近年還興起了一些反德言論,認為德國有「責任」救助其他歐元區成員國。此類論點包括:

(一)平衡論,如批評中國般指德國應降低外貿盈餘,增消費減出口。
(二)德國經濟表現佳是因由其他成員國「補貼」所致,它們的經常帳逆差資助了德國的順差。
(三)其他成員正進行痛苦調整,故德國應提供援助作為激勵,意大利總理蒙蒂乃此論的代言人之一。更惡劣者是在一些國家還煽起了民間的反德情緒,希臘乃其中一例,導致了德國遊客大減。
以上反德論點全無理據。德國經濟在危機中仍表現較好,乃因之前作了痛苦調整,並非天賜或由其他成員資助。德國在歐元出台後獲益較多,也基本上是由提高競爭力所致,乃市場機制帶來者。一篇《華爾街日報》評論(4月26日),少有的公正地評價了德國的成就和貢獻。該文題目直指增長與收緊的爭議為偽命題(Europe's phoney growth debate),認為德國模式的成功來自提升競爭力,特別是由前總理啟動的勞工等一系列改革見效,令德國失業率由2005年的逾11%(OECD集團中最高之一),降到當前的6%之下。

此外,德國還減低了企業所得稅,包括地方稅的總體稅率由1998年的50%減至目前的35%。文章還讚揚了德國堅持收緊對歐洲所起的領導作用,相比其他無理謾罵令人耳目一新。

最近默克爾對國際施壓進行了反擊,六月初在執政黨內的一次講話中,直指以發歐盟債來減低債息無用,一些成員國未有好好利用之前的歐債低息時期,及時進行改革來提高競爭力,而卻去過度消費。

之後默克爾在接受訪問時,又發出了嚴詞警告,認為「雙速」歐洲(two-speed Europe)是個可行方案,即由德國等形成的核心可先走向更深的一體化,避免讓不願一體化的邊緣國家拖慢進度。這實是向法國及歐豬國等攤牌:必要時德國將「斬纜」各行各路,德國不會無休止地承擔支持維繫現行歐元區的責任,特別是若其他一些成員國不求上進的話。

事實上歐洲形勢已走到了十字路口,在法希等多國政局巨變動搖原來政策後,德國亦要重新檢視本國的路向和在歐元區的定位。默克爾已說得很清楚,她的諍言也反映了德國人民在國際無理批評及其他成員欠進取下,正漸失耐性,要準備與不上進成員「割席」,從而分拆歐元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