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轉貼文章 ~ 立論:解決泡沫問題必須見血

今年初,不少行家還在高談闊論「新經濟」股份再次抬頭,建議投資者要同「舊經濟」股份割蓆,事隔不到三個月,市場氣氛似乎已出現微妙的變化。
熟悉本欄的讀者應該知道,本欄對中資「舊經濟」股份中的「鐵公雞」(鐵道、公路及基建)及所有重資產類別的投資看法負面,而中資銀行盈利前景不太樂觀,但由於估值的考慮,本欄看法為中性。

互聯網衝擊 內銀息差添壓


在現時的估值水平,本欄仍然未敢看好,是因為按照過往經濟周期經驗,我從未見過一個泡沫是可以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安然渡過。而我所指的血刃,是未來可能有個別地區性銀行或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必須尋求中央政府財政協助,才能渡過難關,就像1998年的粵海集團一樣。
綜合多隻內銀股2013年度業績,他們平均的盈利仍按年增長逾10%,若以昨日收市價計算,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的平均歷史市盈率約5倍、市賬率約1倍,而除稅前股息率約7厘(扣除10%的股息稅則略高於6厘)。按目前的估值看,投資者是普遍認定他們未來的盈利將難以維持於目前的水平。
市場擔心亦非全沒道理。首先,互聯網金融對傳統中資銀行的衝擊才剛開始,除了中行(3988)去年仍錄得按年9個基點的升幅外,其餘「三大」2013年的淨息差均見縮窄,平均按年跌幅為4個基點;其次,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方針逆轉,國有企業大規模透過借貸擴張的時代已結束,未來信貸需求增長將逐步放緩甚至停頓,未來盈利增長恐怕極之有限。
另外,目前內銀對不良貸款(Non-performing Loan,NPL)的撥備很低,與投資者所普遍相信目前中國信貸市場的情況有頗大出入,這變相令報表盈利失去其應有公信力。
假設中型銀行股的長線估值大約在10倍市盈率左右,現時市場共識其實已反映了內銀未來盈利將大跌一半的預期。
然而,由於大部份國有銀行的借貸來自大型的國企,他們有中央政府的財政實力支持,出現具嚴重殺傷力的大規模違約機會極低。因此,我並不認為內銀未來會出現跳崖式的盈利急跌,較大機會是在未來一年內盈利開始停滯不前,並有機會在未來4至5年內盈利逐步回落。假設五年後盈利回落至目前水平一半的話,則五年後四大國有銀行的股本將累積至目前的1.455倍,如果股價不變,屆時的市賬率將回落至0.76倍,市盈率將逐步回升至10倍,而派息率則因為盈利減半而跌至正常化後的3.5厘。股東在這五年內,平均股息回報率將是6.3%(稅後為5.7%),或五年累計稅後股息回報為28.35%。

新經濟股回軟 傳統股抬頭


本欄認為上述情況的預算已經是極為保守,因此投資者目前投資於四大國有銀行,在最差的情況下,未來五年的回報是不過不失。假如未來五年內地仍然有資產通脹的話,則賬面(nominal)盈利或較本欄預期為佳。
基於目前的估值,本欄傾向相信最近美股與本港新經濟股份的回軟,或有機會吸引部份資金回流傳統股份。
註:筆者客戶持有中國銀行(3988)衍生工具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