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港大新技術培植幹細胞補軟骨損傷 : 彈性韌度勝傳統療法

【本報訊】上班族假日瘋狂運動又忽視熱身,容易令軟骨組織受傷,嚴重甚至要手術修補。傳統手術要取用自己身體的健康軟骨,有機會令健康位置亦受損,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成功研究新技術,用自身幹細胞培植軟骨移植體修復受傷位置。動物實驗顯示可修復膝軟骨損傷,估計最少可留在人體內8年仍完好。
記者:于健民
年老退化、運動損傷及骨關節炎等,也是常見導致軟骨損傷原因,醫學界估計每5名年長人士中,就有2人受軟骨問題困擾。突然的劇烈運動亦易令軟骨組織受創,而軟骨組織一旦開始退化就不能再自我修復。港大機械工程系團隊成功研究嶄新技術,在動物體外培育軟骨組織後再進行移植,重生的軟骨彈性及韌性均較傳統方法理想。
負責研究的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佩表示,研究以受局部軟骨損傷的白兔為對象,並分別與骨髓刺激及自體移植兩種目前的醫治方法作對照。結果發現,獲移植人工培植的軟骨移植體組織的白兔,新生軟骨的彈性及韌度,在術後一個月已與自體移植相近,術後3個月及6個月更超越自體移植,並非常接近健康軟骨組織。

可修補10厘米創傷

陳稱,抽取軟骨組織作培植至移植手術完成,約需一個多月,現時自體移植修補範圍每次僅約2厘米,但新技術培育的再生組織,則可修補大至10厘米的創傷。她指,希望新技術未來可以讓更多受局部關節損傷人士受惠,特別是那些平日少運動,每到周末就做劇烈運動的「假日運動員」。
由於軟骨組織沒神經,骨關節炎患者往往在軟骨完全磨損,接觸到骨組織時才感痛楚,軟骨又無法再自行生長修復,患者往往只能以人工關節取代自體關節組織。陳指研究的終極目標是待技術成熟後,可為嚴重骨關節炎病人培植軟骨組織再進行移植,成為傳統置換人工關節手術以外的另一治療選擇。
新的治療方法是在病人的受傷部位抽取自體幹細胞,進行體外組織工程培植,成為帶有骨骼組織的軟骨移植體,再移植到傷患處進行軟骨修復。陳稱,將與瑪麗醫院等3間醫院的骨科合作,預計明年可安排病人進行臨床研究,最快可於2至3年內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