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陳練泉 醫師 : 食『熱氣』食物一定會『熱氣』嗎?

食物跟藥物一樣,其實可以分寒、熱、溫、涼四性;而四性的對應時間,就是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很多人誤以為中醫說的寒熱溫涼是就溫度而言,也就是說,進食後出現熱能增多的,是溫性或熱性;進食後出現熱能減少的,就是涼性或寒性。這樣的說法,個人認為有點忽略寒熱溫涼的本質,因為溫度只是最能夠被感覺出來的外在表現,其內在涵義,其實是生、長、收、藏。

  生長收藏,是大自然陽氣的運行規律,也是生命活動的運行規律。能夠加強身體「生長」功能的食物,一般屬溫熱之性;其對身體的作用特點,是彰顯人體活力的一面,叫人活力四射,溫暖非常。能夠加強身體「收藏」功能的食物,一般屬寒涼之性;其對身體的作用特點,是隱藏人體活力的一面,叫人冷靜下來,休養生息。

  生長收藏,本來是有其自然的平衡點的,假如生長太過,就會過熱;生長太少,就會過冷。中醫常說的五藏,就負責了整個生長收藏的平衡,何時需要生長多一點,心和肝臟就要活躍一點;何時需要生長少一點,肺和腎臟就要活躍一點。而協調生長由多轉少,或由少轉多的,就是脾臟。

  一般情況下,進食了溫熱食物,身體的確會收到了「生長」加快的訊息,因此人體會變得更有活力,並且更感溫暖;不過,同一時間,肺腎二臟也會啟動自我調節機制,叫人體不能過份地活躍,避免能量無限地釋放,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進食溫熱食物後,身體不會有過熱的現象。同樣,進食了寒涼食物後,身體的「生長」機能會減慢,人會變得不夠活力,也會感覺不夠溫暖;不過,心肝二臟會叫身體活躍起來,結果又平衡了相關現象,當人的心肝二臟是正常的話,進食寒涼食物也不會感覺沒精打采,手腳冰冷的。

可是,今時今日,不少人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就是進食稍為溫性的食物,身體就會過熱,同一個人,進食稍為涼性的食物,又會出現身體不夠熱。坊間常說的寒底熱底、虛火實火,都解釋不了此現象。說到底,根本沒有只寒不熱的寒底人,也沒有只熱不寒的熱底人;更甚少有只虛不實或只實不虛的單純虛火實火狀態。

人體的運作非常奧妙,只用二分法去分析人體,是過份簡化了人體的運作。假如用一台機器去比喻人體,機器出現過熱現象,不外乎過度運作,或散熱冷卻機制出現問題。當人莫名奇妙地感覺「熱氣」,絕不能簡單地總結為進食了「熱氣」食物。很多時食物只是誘因,內在的失衡問題,才是真正的原因。

人體的散熱冷卻機制,主要是通過氣血運行到頭面部及表皮部來完成的,當氣血不能上升至頭部,又或不能順利運行到皮膚最表面,身體必然不能很好地降溫。另一方面,肺腎二臟不能好好發揮「收藏」功能去平衡身體的過度生長時,也會出現「熱氣」的現象。

  事實上,現代人很多都出現五臟失調,就是需要活力時沒有活力,需要冷靜時不夠冷靜,食溫熱食物立即上火,食寒涼食物胃痛又身冷。心肝虛則提不起勁,心肝熱就不能冷靜;肺腎虛就缺乏資源,肺腎熱就降不了溫;脾虛不能協調,就應生長不生長,應收藏不收藏。

不知何時,所有人都視上火如妖魔。甚麼虛火清、實火清、解熱毒、祛濕毒,全部都忽略了五臟失調的因素,可知清火就是叫身體「不生長」,盲目的清火、不疏通氣血、不保護五臟,結果就是越清越虛,越虛越上火,人體的生命力就這樣被消滅了。

  以下介紹一下防止「熱氣」的幾種方法:

多吃白粥


  白粥能資養脾胃,生津化氣,能加強肺臟的收歛功能,又能保持脾臟的協調能力,使生長收藏恰到好處。
 
多喝薑茶

  薑能溫中散寒,化氣升津,能保持氣血的運行暢通,不被寒濕阻礙,同時又能加強脾胃的工作能力,協調其他四臟,使身體應熱則熱,應涼則涼。

溫水沐足


  溫清水、鹽水、薑水都可以,目的是將氣血往下引,減少氣血過度上浮而出現熱氣表現。

蒸浴


  乾蒸或濕蒸均可,能保持汗孔不閉塞,表皮氣血運行及汗出通暢,能有助肺氣宣降,減少熱氣產生。

充足睡眠

睡眠是人體發動收藏機能的最佳時機,多點收藏,身體就不會過度生長,很多的熱氣現象,通過睡眠就能解決,根本無需要以涼茶降火。

http://www.gloryin.com/knowledge-detail.php?cid=1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