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轉貼文章 ~ 面癱

Facial palsy picture_1
「面癱」是指第七條顱神經線受損(facial nerve palsy)造成的臉部活動障礙症,
最常見的原因是「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貝爾氏麻痺」的病因很多都是原因不明,研究顯示此病的成因多涉及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或其他過濾性病毒。第七對顱神經線通往面部時會通過頭骨中一條通道,神經線受損後會開始腫脹,在通道內受壓而失去功能,引起顏面肌肉癱瘓或輕癱。
古代人會稱患顏面神經麻痺的人是中了「邪風」而導致面癱。「貝爾氏麻痺」患者很多時不會有任何先兆,但他會在某一天早上睡醒後發現突然單邊臉部無法活動。發病後,內耳會感到刺痛,同邊的臉部亦會感覺不自然,口部及眼睛難以合上,且開始出現左右眨眼不一致的情況。眼睛會因為淚水分泌減少而感到乾澀,但有時候又會因眼睛不能合上而大量分泌淚水。有時由於鼻子肌肉不受控制,鼻水會直流。病人在感官方面亦會收影響,有此病人會覺得與面癱同邊的耳朵聽到的聲音特別大,亦有患者的半邊舌頭會失去感覺。絶大部分個案都是單側面部受影響,只有極少數患者(1%)是兩側都發病。
如果出現面癱,應盡及早就醫,避免錯過五天的黃金治療時機而留下後遺症,如面部肌肉不對稱,面歪、嘴歪等。醫生診症時都要從臨床檢查來判斷患者是否患上「貝爾氏麻痺」;醫生亦可能會為患者進行磁力共振檢查去判斷患者的面癱會否來自其他腦科疾病如中風或腦幹病變。
很多人都會難以分別貝爾氏麻痺症和中風這兩個同樣會出現面癱徵狀的病症。兩種病症最大分別是,貝爾氏麻痺症的患者四肢能正常活動,而中風患者則因中樞神經影響臉部及半部身體,令四肢無法活動自如。
醫生診症後會給適當劑量的類固醇來幫助減少神經線的腫脹,醫生亦會按情況處方針對疱疹病毒或帶狀疱疹病毒的藥物。除藥物治療外,面部物理治療亦可幫助加速治癒效果。另一方面,醫生亦要為患者併發症對症下藥。很多患者在睡覺時,眼睛無法閉合,導致眼乾甚至眼角膜會因長期接觸外界而受損。故此,醫生會處方眼藥水及修補眼角膜的藥膏,有時更會提供眼罩予病人睡覺時使用。
康復期間面部神經線會開始重新生長及復修,當中會出現神經線錯誤生長的情況,例如通往嘴部的神經支線會錯誤接駁到眼部的「搭錯線」的情況,導致病人在笑時同時眼部會抽搐;亦有少部分的個案因為通往嘴部的神經支線會錯誤接駁到淚線導致病人進食時會流淚。
大部分病人都會於發病起的三星期後開始康復,然而並非所有患者都可以完全治癒。以半年為限,約七成病人能夠完全康復;部份病人於患病一年後只能部份康復;約2-3%的病者則無法康復。以年齡層統計,成年至中年患者較易康復;而小童及長者於患病後則較難康復。
Facial palsy picture_2facial

如有疑慮,及早求醫,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香港腦科及老人科中心 Hong Kong Neurology and Geriatrics Centre

http://www.drchungchunpong.com/illness/%E9%9D%A2%E7%99%B1/

壓力大工時長 恐致面癱

提起「面癱」,不少人聞之色變,因出現面部肌肉「扯埋一邊」、眼睛不能合上、口齒不清等;而嚴重影響生活的可怕徵狀,一般需要服用類固醇,約1至2個月才痊癒。專科醫生指,面癱成因不明,或與壓力沉重、休息不足而感染過濾性病毒所致,建議「打工仔」再忙都要多休息,以防面癱無聲突襲。
原因未明 或抵抗力差引發
面癱屬常見的疾病,有名人亦曾患此症,歌手官恩娜約3年前發現右邊面癱,睡覺時右眼不能合上,要停工休息一個月;藝人王書麒早年亦曾因左面肌肉突然不受控,導致歪嘴及影響說話能力,更曾先後兩次面癱。外國亦有不少病例,英國一名27歲患有面癱的女子,由於眼睛無法完全閉合,睡覺時要貼上膠紙令眼睛緊閉。
facebook專頁《我做Marketing》版主日前撰文透露,在連日OT下,突然感到右耳耳背疼痛、右眼不受控制、流眼水,趕到急症室求診經醫生確定後,才驚悉患上面癱。其後他坦言工作壓力大,最忙每天工作13小時,甚至工作至凌晨3、4時,他認為忙碌工作令自身抵抗力降低而患上面癱,「醫生指面癱原因不明,或與壓力、休息不足有關,處方了類固醇及神經綫藥物。」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面癱原因雖然未明,但有病人因是身體抵抗力減弱而令過濾性病毒入侵,導致神經綫發炎及水腫,阻塞管道而出現神經癱瘓和受損,「患有糖尿病的人風險較高,但10歲以下的小朋友感染風險較低。」
多半邊面不適 口齒不清流口水
耳鼻喉專科醫生余協祖指,最常見的突發性面癱是「貝爾氏面癱」(Bell's palsy),又稱面神經麻痹,亦有其他原因可導致面癱,如中耳炎、頭部創傷、腦腫瘤等。
其實面癱有甚麼病徵?港安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梁顯信表示,「面癱無發病年齡的範圍,主要是第7條神經綫受損,以致面部肌肉短暫性不受控。」他說,患者的口水會不受控地從嘴角流出,面部活動力變得遲鈍、嘴在郁動時總會歪向某一邊、眼晴亦需要很費力才能閉上等。
由於面癱多為半邊面,甚少整張面都出現面神經癱瘓的情況,患者如發現半邊面的活動不順暢,或明顯的口齒不清、流口水等情況,應該及早求醫。
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梁嘉銘曾撰文指,面癱沒預防方法,而第7條神經綫除面部的運動神經外,亦包括部分味覺神經、淚腺神經,故患者亦會出現味覺受損情況,部分人康復後會留有後遺症,如大笑時眼角跳動、進食時流淚。
工作忙碌令自身抵抗力減低也是誘發原因之一。(iStock)
蔡堅醫生
梁顯信醫生
欄名: Healthy Life
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840320/%E5%A3%93%E5%8A%9B%E5%A4%A7%E5%B7%A5%E6%99%82%E9%95%B7%20%E6%81%90%E8%87%B4%E9%9D%A2%E7%99%B1

貝爾氏麻痹症(Bell Palsy)

世界都在關注著2019新冠肺炎,隨著疫苗面世,大家都祈盼著它能盡快把生活帶回正軌;與此同時,疫苗副作用擔憂之聲此起彼落。除嚴重併發症,在外國亦有零星個案接受新冠疫苗注射後,出現貝爾氏麻痹症,此症與新冠疫苗的關係仍有待研究及觀察。

貝爾氏症以蘇格蘭醫生查爾斯·貝爾爵士的名字命名,亦可稱為原因不明的面部癱瘓。每年粗略估計每十萬人口中有1530名患者,自行完全康復率高達七至八成。

流行病學

可由病毒如皰疹引致;亦可能是繼發性自身免疫反應。大多數患者年齡在2040歲之間。發病比率男女均等,糖尿病和孕晚期為高危人事。冬季為病發高峰期。

臨床徵狀

📋病發通常是突然的,患者經常誤以為中風或腫瘤

📋臉部下垂(做不出表情)

📋一半的患者有耳後疼痛,疼痛可在面部麻痺之前2-4天出現

📋三分之一的患者患有聽覺過敏(對正常可以忍受的聲音感知響度過強)

📋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味覺改變

📋一半的人會由於眼瞼不完全閉合而導致流淚過多

📋唾液流不停或發音困難。

治療方案:

👉無需任何治療自行康復率已經很高;

👉口服類固醇治療能加快恢復速度,必須在第一周內開始治療,越早越好;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類固醇時需要注意血糖控制;

👉除非確定是皰疹或帶狀皰疹病毒致病,否則可能不需抗病毒藥物;

👉使用人工淚水防止眼睛乾燥、擦傷或潰瘍

👉如果眼睛不能完全閉合,則應考慮以紗布遮蓋眼瞼;

👉建議同時進行面部物理治療+/-進行針灸;

👉在極少數情況下需進行手術減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