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教授:早餐是「高血糖」、「心臟病」的幕後黑手

不吃「早餐」才健康?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個觀念對現代人而言儼然根深蒂固,「早餐吃的好,午餐吃的飽,晚餐吃的好」更是廣為人知。不少科學研究及報告指出,早晨時人體腸胃消化最好,不吃早餐不僅傷腦、易胖,還可能影響孩童發育及免疫力。這些報導反覆加深了人們對「早餐」重要性的集體印象。

然而,英、美各大新聞媒體包括《每日郵報》、《電報》、《赫芬登郵報》,紛紛在今年三月刊出一篇主題為《早餐是極危險的一餐》的報導,這則報導的作者不但以自身的「實體經驗」作為證據,並且直指「早餐」和「糖尿病」、「肥胖」的關係,作者更直指:「吃早餐對人體有健康效益這種報告,都是廣告商付錢找學者作出來!」

早餐是危險的一餐?人體實驗結果是
該篇報導的作者 Terence Kealey來頭不小,他是牛津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劍橋大學臨床生物化學教授,更曾任白金漢大學校長一職。他在新書中提到,自從2008年他被診斷出糖尿病之後,他以自己的身體作實驗,發現吃完早餐後他的血糖總是異常提高,但若是將進食時間延到近中午,血糖水平則較維持正常的起伏程度。

Kealey 教授指出,至少有80%的糖尿病患者是因為心臟病或中風併發症而死亡,這些併發症都與血糖水平有關。他進一步指出,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吃太多的早餐,相反的,晚間進食對於維持血糖有正面幫助。

教授:研究都是食品商贊助
Kealey 教授更表示,早餐的食品市場將在兩年後達到432億美元的規模,而不少關於早餐穀物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研究報告,都是由這些早餐食品製造商(麥片商、培根、雞蛋公司)所資助的。然而,這些早餐穀物類食品大多是由碳水化合物及糖所製成,「很難想像會有比這些更糟糕的早餐!」這些食物不含蛋白質或脂肪,只有純粹的卡路里熱量,是典型的「空洞食物」

一直以來,「要減肥就必須吃早餐」的養生觀念非常流行,但Kealey 教授並且表示,吃早餐的人到午餐時間時,並不會減少進食量,因此吃了早餐反而會拉高每日的熱量攝取量。同時,這些空洞食物也易增加胰島素抗性,從這個角度看來,現代人健康的兩大殺手──「糖尿病」和「肥胖」,都與早餐脫離不了關係。

正確進食法:一天吃兩餐,早晚要分開
不少營養師和學者提倡的「間歇性禁食」其實其來有自,身體其實會自動攝取至需要的熱量,若是一昧的認為「一定要吃早餐」反而容易升高血液對胰臟、肝臟的壓力,導致胰島素水平居高不下。實際上,包括Kealey 教授在內,逐漸提倡人們一天只吃兩餐就足夠(午餐、晚餐時間提前,讓身體在兩餐之間達到間歇性禁食的效果)的概念,但是這並不表示拒吃早餐,而是拒吃那些「無營養」的碳水化合物在內。特別是可能有胰島素問題高風險人群,應多選擇雞蛋、無糖優格、草莓、生菜等食物。
Kealey 教授認為,許多人吃早餐是「認為自己應該吃早餐」,然而,他們其實並不應該吃。
參考資料:
封面圖片出自:pixabay

沈帥青:糖尿來勢洶年輕化 星洲敲警鐘

若特首10月施政報告詳談慢性病,感覺突兀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日特意於國慶群眾大會警告當地糖尿病情,正是深感議題備受輕視,冀國民多管齊下,靠飲食、運動自保。
星洲早於去年4月已向糖尿病宣戰,有家族病史的李顯龍未敢鬆懈,以三語演辭強調,每9個國民就1個病者,60歲以上馬來及印度裔人士比例更達5、6成,已成健康危機,全國每日高達3、4人因而截肢。
據世銀2015年統計,星洲的病發率為10.5%,發達國家中僅次美國的10.8%。香港不比年花逾10億坡元(約57.4億港元)治糖尿病的獅城好多少,醫管局指本地約有70萬病者,即機率亦達10%,2014/15年比5年前求診人數激增31.5%。
坊間常誤以為它是老人病,其實各地病發年齡皆正下跌,英國現有小至5歲的幼童患上因癡肥、缺乏運動致病的二型糖尿,香港19歲以下發病比率亦曾於10年間飈升了12倍。由於二型糖尿病可隨年齡惡化,兒童愈早患病,日後連帶患上心臟病、足部壞疽、腎病及視網膜病等的風險亦會增加,尤要防患未然。
自今年1月起,星洲所有主流學校飯堂皆已改用健康烹調方式及均衡食材炮製套餐,比起本港僅於小學及學前機構鼓勵「營養友善」飲食,雷厲風行得多,還已禁止校園出售含糖量高於6%的飲品。
糖可謂無處不在,帶酸的茄醬要大量糖來調味未必驚人,消委會去年還踢爆過某品牌的辣椒醬竟有一半成分是糖。
法國、印度等政府曾成功施壓令巨企減鹽減糖,星洲今次亦成功令汽水商承諾減糖,但本港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迄今卻僅得到廠商的正面反應。該會今年將推出4款自願低鹽、糖標示,比起英國、智利等有高糖警告標籤,只能算是聊勝於無。
身體無法製造胰島素一型糖尿病人有明顯病徵,但遠更常見的二型糖尿病者經常是患病幾年才知悉自己有問題,令定期檢查更為重要。英國計劃最遲2020年讓全英格蘭高危人士參加瘦身運動預防計劃,星洲下月起亦會讓40歲以上國民以低至5坡元(約28.7港元)價錢驗身。
人免不了諱疾忌醫,有團體日前發現有長者於港府推行的免費大腸癌初步篩查出高風險後,因懼怕藥費高昂,拒絕正式求診。香港的預防工作縱有諸多改善空間,現時數以萬計糖尿及高血壓病人其實每年皆可以等同公院街症價格的50元求診私家醫生10次,無疑是防止公眾延診的一大良方。
各國糖尿病對策
  • 新加坡︰下月起40歲以上國民可以5坡元(約28.7港元)廉價檢查糖尿;主流學校今年起全部改以健康方式製作均衡套餐,飯堂亦不再有含糖量逾6%飲品;周日國慶群眾大會1300名出席者全獲免費計步器
  •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等組織去年起推出預防計劃,已涵蓋近半國民,協助2型糖尿病高危人士改善飲食、降低體重及增加運動量;計劃2018年對含糖飲料徵收糖稅,預測可得5.2億英鎊稅款,全數用以資助小學體育
  • 法國︰今年起禁止餐廳、快餐店及學校飯堂等定價任飲及免費添飲含添加糖或甜味劑的飲品如汽水;2012年開始對含糖飲料徵稅,2016年一項調查指出自稅款實施後每人平均每星期少飲用90毫升含糖飲料
  • 丹麥︰2011年10月開始向各種食物徵收脂肪稅,包括牛油,牛奶,乳酪,披薩餅,肉類,植物油以及超過2.3%飽和脂肪含量的加工食品,惟跨境到德國購物等因素拖累成效,2012年告終
  • 日本:2008年起實施「肥滿稅」,為腰圍超標國民提供減肥服務及根據當地肥胖人數向地區政府徵收罰款;2014年成功將全國肥胖率減至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